中國白酒界總共進行過五次的國家評比,分別是1952年、1963年、1979年、1984年、1989年,共評選出數種名酒。影響最為深遠、最有含金量的當屬1963年第二屆評選會和1979年第三屆評選會評出的“八大名酒”,分別被稱之為“老八大名酒”和“新八大名酒”。
為何會有新、老八大名酒之說呢?新、老八大名酒背后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?
影響深遠的五屆全國名酒評選會中國酒事中,普遍認同最具權威性的,是自1952年至1989年的五屆全國評酒會,堪稱酒界“奧斯卡”,名入榜單的品牌也因此收獲了諸多的關注,成為了家喻戶曉的“名酒”。第一屆評酒會是基于新中國成立后,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的背景下產生的。當時,國家為振興釀酒工業,1952年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評酒會。至此,便拉開了全國評酒會的序幕。第一屆評酒會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,不僅促進酒類產品市場銷售、聲譽的大幅提高,更是掀起了生產新高潮。
第一屆名酒評選會“四大名酒”
基于第一屆評酒會帶來的利好影響,國家又分別于1963年、1979年、1984年、1989年,舉辦了四次全國評酒會,分別評選出了老八大名酒、新八大名酒、十三大名酒、十七大名酒。延續至今,名酒歷經沉浮七十年,命運卻大相徑庭。1978年改革開放后,我國商品經濟得到飛速發展,在當時各酒企獨立核算、自負盈虧的市場條件下,受經濟利益的影響,全國評酒會的含金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。因此,出于保護前幾屆評選出的“中國名酒”的權威性,決定停辦全國評酒會,1989年舉辦的第五屆評酒會便成為了最后一屆評酒會,成為評酒會的“關門絕唱”。
至此,橫跨近40年的五屆全國名酒評選會,落下帷幕,正式退出歷史舞臺,但它對中國白酒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卻永遠被銘記,曾經獲得名酒稱號的品牌們也帶著這份殊榮,越走越遠。
老八大名酒,茅臺竟然只排第六?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評選出來的八款名酒,被稱為“老八大名酒”,即汾酒、五糧液、古井貢酒、瀘州老窖、全興大曲、茅臺、西鳳酒、董酒,也就是被我們津津樂道的“老八大”,一個個叫出來都是響當當的名字。
看到這個評選結果,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,鼎鼎大名的茅臺酒,竟然只排第六?這確實不免讓人心生疑惑。畢竟,茅臺酒的地位無須多言,受酒友、股民瘋狂追捧,在百姓眼里茅臺已然成為“硬通貨”的象征。
茅臺五屆評選會皆榜上有名,實際上,在五次名酒評選會上,茅臺四次位居榜首,唯一一次錯失“榜一大哥”的位置就是在第二屆評選會上,第一的位置被汾酒搶了去。
這其實是跟第二屆全國評酒會的評選機制相關,由于當時對白酒的香型并沒有形成一個科學、準確的認知,白酒品評時沒有按酒的不同香型,也沒有按原料和糖化劑的不同分別編組,而是采取混合編組大排隊的辦法進行品評。對香型不加以區分的評比方式,使得醬香型白酒得分較低,茅臺酒便稍遜于其他名酒了。
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不區分香型的評選方法,不能真正反映不同風格的特點,這也為第三屆評酒會的完善奠定了基礎。
新八大名酒,前浪與后浪之爭
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評選出了八款名酒:茅臺、汾酒、五糧液、劍南春、古井貢酒、洋河大曲、董酒、瀘州老窖,為與第二屆名酒評選會評出的八大名酒區分開來,便將此次評選出的名酒稱之為“新八大名酒”。
第三屆評酒會,基于第二屆的經驗之上,進行了不小的改善提升,更為科學規范,令人信服,尤其是白酒評比的創新,是中國評酒史上的里程碑,關于白酒香型的區分標準也沿用至今。此次評酒會首次采用了按香型進行酒類評比的方式,白酒評比根據香型、生產工藝和糖化發酵劑分別編組,按色(占10分)、香(占25分)、味(占50分)、格(即風格占15分)四項記分,還確定了白酒香型的風格特點(醬香、濃香、清香、谷(米)香、其他香型等類型),統一了打分標準。
與老八大名酒相比,新八大的排名顯得更有戲劇性。茅臺重回第一的位置,“汾老大”緊隨其后,五糧液不甘示弱占據第三的位置,而第四的位置卻被“后浪”--劍南春奪得。原本分別位于老八大第五、第七之位的全興大曲、西鳳酒,被后來居上的劍南春、洋河大曲取代出局,未能排進新八大。
令人驚訝的背后,也充滿著遺憾的故事。相傳,兩個老牌名酒被擠出局,可能是沒太參悟透新的報香型玩法,在選報香型時未選擇合適自身的分組,而慘遭滑鐵盧。西鳳酒上報了“清香型”組,結果被淘汰。而全興大曲酒,本應上報“馨濃型”,卻陰差陽錯地也報成了“清香型”,以至于與名酒稱號失之交臂。作為在前兩屆評酒會上都上過“光榮榜”的老大哥,竟有兩家因為報錯了香型而無緣“新八大”,不可謂不是一個遺憾!
名酒七十年,歷經時間的洗禮,有的依然屹立不倒舍我其誰,有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有的昨日榮光難再現,有的歷經低谷高光歸來仍是王者。
時間沉浮,名酒的起起落落,也如同我們的人生,充滿變化、機遇、趣味。品酒,也是品人生。